记者刁明杰
清明节是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在青大附院,有四位器官捐献者,用特殊的方式续写生命的篇章。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医护团队为一场场生命接力保驾护航,帮助23人获得新生,也挽救了23个家庭。
清明节当天,年仅45岁的秦先生不幸因病去世,考虑到丈夫生前心怀大爱、乐于奉献,妻子李女士选择捐献丈夫的肝脏、肾脏、角膜等器官,用以救治有需要的人。“生活中他是个本本分分的人,对待工作很认真、肯吃苦。”李女士说起丈夫几度哽咽。秦先生出生在东北,来到青岛打工已有10年,平时勤劳能干,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丈夫经抢救无效去世后,李女士了解到器官捐献的意义,“一开始我不能接受,后来我认识到这是件好事,能让我丈夫的生命继续延续下去。”经过多番考虑,李女士最终决定捐献器官,让丈夫的生命延续,为他人送去重生之光。
另一位吴先生前不久因脑出血去世,年仅49岁,在中学任体育教师的他为人乐观开朗,与同事和学生们相处融洽。吴先生不幸去世后,市红十字会与其家属取得联系,家属认为器官捐献是一件回报社会的公益事业,决定捐献器官。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后,青大附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即刻出发,他们每日奔走在生与死之间,24小时随时待命,只为患者跑出“生命之路”。
四位器官捐献者在青大附院顺利完成了捐献手术,其中一位捐献者捐献出肝脏、肾脏、肺脏、角膜,成功挽救了6名患者,一位捐献者捐献出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角膜,成功挽救了7名患者,还有两位捐献者捐献出肝脏、肾脏、角膜,成功挽救了10名患者。此外,青大附院又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分配到2个肝脏,成功挽救2名患者。
每一台器官移植手术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都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清明节前后,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团队放弃休息,共完成10台肝脏移植手术、8台肾脏移植手术,更是曾在一天内连续完成三台肝移植手术。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蔡金贞教授表示:“希望病人能够延续生命,能够有机会重获新生,这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最大的心愿,向所有做出捐献决定的亲属们表示深深的感谢。”让器官捐献大爱成为新的社会风尚,这不仅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心声,也是所有捐献者亲人的心声。
陕西不是外人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2024 陕ICP备20230051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