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跨越百公里的生命礼赞正在乳山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诊室温情展开。当青岛市民高女士将绣着“医术精湛 医德可敬”的锦旗郑重交到治未病科主任徐大的手中时,鲜艳的锦旗上流转的金线上折射出医患同心的璀璨光芒。
悬在颈部的生命问号
2024年深秋的青岛,在一家三甲医院诊室里,高女士拿到了自己的B超报告单——甲状腺结节4A级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如同重锤砸在心头。医生建议“必须尽快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后再进行下一步治疗。”,“穿刺活检”四个字让她莫名地恐惧,医生顾及高女士的抵触心理,建议她三个月后及时复查。
草药香解开生命的绳结
在焦虑不安中,高女士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了家乡的亲人,亲人建议她尝试中医疗法:“乳山市中医院治未病科的徐大主任治疗甲状腺疾病很有心得,要不你回来看看吧。”抱着一线希望,她踏上了返乡的路。徐主任经过耐心倾听、细致剖析后,温言道:“这种凡事求全的紧绷状态,正是气机郁结的症结所在,咱们既要调气郁痰凝的体质,更要学会当个‘欢喜人’。”随后,根据高女士“气郁痰凝血瘀”的情况为其开具对症的中药处方,并制定了合理膳食、规律起居、适量运动的方案改善其体质。在对高女士治疗的同时,徐主任十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他耐心地为高女士答疑解惑,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进展,鼓励其以阳光的心态拥抱生活。
中药汤剂遇见生活诗意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调理,高女士忐忑不安地回到青岛复诊。当B超探头再次划过颈部,高女士下意识屏住呼吸,最终超声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3级,颈部淋巴结无肿大,高女士如释重负,原来真正的治愈是重要理顺了体力的“气血交通”,是心态转变打开了心灵的“透气窗”。
当精准医学遇见整体观,当病灶治疗转向生命养护,中医“治未病”的古老智慧正在书写新的时代注脚。徐大主任的诊疗实践证明,解开器质性病变的钥匙,往往藏在情志调理与生活方式重塑之中。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医疗哲学,或许正是破解当代“过度医疗”困局的一剂良方。
(通讯员 丛雪洁)
陕西不是外人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2024 陕ICP备20230051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