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宁波慈溪的曹先生(化名)吃饭时突然倒地,昏迷不醒,入院后发现是脑干出血,是脑出血疾病中最危急、预后最差的一种,导致此病的罪魁祸首是他控制不良的高血压。
本以为他再也醒不过来,家人和医生孤注一掷在“生命禁区”做手术,奇迹出现了……
男子突发脑干出血
危在旦夕
曹先生今年54岁,查出高血压已有5年,此前一直规律服药,血压控制良好。
近几个月,他多次测量血压均处于正常范围,便自作主张停了药,不料酿成大祸。
2月25日,他正和家人吃着饭,突然一阵头晕目眩,身体失去平衡,倒在了地上,怎么叫都叫不应。
家人们慌了神,紧急将他送到当地医院,因病情危重,又被迅速转院至宁波市第二医院。
入院时,曹先生处于完全昏迷状态,捏手没有反应,也不会说话,手脚也不能自己动。颅脑CT显示脑干出血,出血量近约8毫升。
“是原发性脑干出血,情况不容乐观。”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章永江副主任医师详细评估病情后下了诊断。
脑干是维持呼吸、心跳、消化、意识觉醒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原始中枢,也是“生命中枢”。一般认为,出血5毫升以上即为脑干大量出血,病死率达50%以上,保守治疗几乎起不到作用,即使侥幸生存,也将长期处于植物人状态。
保守还是手术
一次艰难的抉择
脑干出血是脑出血中最危急、预后最差的一种,病情进展快,治疗分秒必争。
然而如何治疗却面临两难选择:保守治疗,可能预后不佳,曹先生随时可能因出血损伤呼吸循环中枢导致衰竭死亡;手术治疗,可以清除脑干淤血,有望救回患者,改善预后,但在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脑干上做手术,需要精细的手术技巧,手术风险很大。
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章永江给出了“显微镜下脑干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方案,能够彻底清除血肿,尽快解除血肿对脑干残存神经元的压迫,他也将手术风险一一告知曹先生的家属。
看着病床上生命垂危的父亲,小曹艰难做出抉择——做手术,放手一搏。
“他才54岁,还那么年轻,即使只有一线希望,我也不愿放弃。”小曹眼中带泪,声音颤抖,但态度很坚决。
术后患者成功苏醒
家属:“这是爸爸生病后第一次握住我的手”
手术争分夺秒地展开,章永江借助高清显微镜,严格保护好正常脑组织和脑干中的神经功能核团以及神经纤维等,顺利清除血肿。
术后复查CT显示脑干积血已基本清除,3天后,曹先生缓缓睁开双眼,奇迹般从植物人状态苏醒过来。住院期间,他的一侧肢体也逐渐恢复了知觉和抓握能力。
“这是他生病后第一次握住我的手。”小曹激动地说,“做完手术后,爸爸的状态在一点点变好,前两天睁眼了,今天能握手抬腿了。”
目前,曹先生已至康复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可能康复路漫漫,但他和家人们都充满了希望。
据了解,曹先生的脑干出血由长期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导致脑血管病变所致,得知这一原由,他后悔不已。
章永江提醒,脑干出血重在预防,尤其“三高”人群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并密切监测血压和基础病进展情况,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或出现前所未有的头部不适,应尽早干预,必要时可联合用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甚至更低的正常范围内。
此外,也要节制不良嗜好(吸烟、喝酒、熬夜等)、合理化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劳逸结合,避免长期亚健康状态是预防脑干出血的有效措施。
陕西不是外人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2024 陕ICP备20230051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