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口日报
群策群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夯实“硬联通” 深化“软联通”
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分论坛举办。本报特派记者 康登淋 摄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在夯实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技术、标准、规则、运营等“软联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展望下一个十年,如何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新动能?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展开热议。
本报特派记者王子豪 陈歆卓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作为旨在促进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互联互通的多边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认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原则在于通过更广泛的磋商,从而实现共建共享。“所有参与方要进行广泛磋商,包括公共、私营部门以及相关人士,比如基础设施修建就可能涉及搬迁问题,环保方面也要考虑气候变化相关人士意见,通过所有参与方共同合作,给各国人民带来实惠。”金立群说。
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能带来多大的发展机遇?博鳌亚洲论坛理事、巴基斯坦前总理阿巴西以具体项目为例进行了分享。“我们在巴基斯坦有一个旗帜性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做了大概有十年,其中包括能源、高速公路、铁路、空港项目。”阿巴西表示,这些项目都基于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两个基本点,推进过程也非常透明,“目前我们既有经济区也有开发区,中巴两国合作持续深化,这都是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给巴基斯坦人民以及中国人民带来的好处。”
“数字丝绸之路”创造新机遇
本次分论坛上,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广阔发展前景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关注。针对该议题,前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英国海外发展研究院董事苏马·查克拉巴蒂提出:“未来数字丝绸之路项目需要培养更多当地技术人员的能力,其中包括创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使用更多本地化产品,让更多当地工人参与进来,那么当地社会和政治上的接受度会更高。”
金立群认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助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软联通”,弥合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过去的骆驼运货如今已演变为铁路、飞机乃至数字通道,而数字通道已成为所有基础设施项目的基础。”金立群说,“特别是低收入国家,他们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是非常薄弱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善他们数字互联互通以及数字化的能力,我们想要在这些方面作出贡献。”
陕西不是外人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2024 陕ICP备20230051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