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9207752

大秦之声 生生不息!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圆满闭幕

水袖曼舞,罗衣从风,秦声高亢,秦韵悠长……11月11日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戏剧家协会、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市总工会、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在西安开元大剧院圆满闭幕。

帷幕缓缓落下,传承生生不息。闭幕式上,中国戏剧家协会为第十届秦腔艺术节的14部“特别推荐剧目”和20位“表演艺术传承新星”颁发证书,表彰他们在秦腔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获本届秦腔艺术节组委会“特别推荐剧目”的有《无字碑》《姚启圣》《昭君行》《蔡文姬》《魂归两狼山》《五女拜寿》《宝莲灯》《飞犬奇案》《赵安献马》9部古典题材剧目和《生命的绿洲》《根据地》《攒劲女人》《逐梦桃花源》《青春曼巴》5部现代题材剧目;马永亮、王婷、李兵宏、黄瑞妮等20位青年演员获评“表演艺术传承新星”;新疆戏剧家协会、青海省戏剧家协会、宁夏戏剧家协会、甘肃省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戏剧家协会、西安演艺集团6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获得“表演艺术传承新星”荣誉的青年演员中,年龄最小的18岁。他们凭借扎实的功底、出色的表演,成为秦腔未来发展的希望之星。

回顾本届秦腔艺术节11天的秦腔盛宴,“秦腔永流传”优秀剧目展演、秦腔戏迷乐、秦腔进校园、戏曲传帮带、秦腔新人秀、秦腔百花苑、梨园大讲堂等9大系列活动让古老的秦腔在西安这座现代化的古城中大放异彩。

来自西北五省(区)的30家院团,20余位“梅花奖”名家,百余名秦腔新秀携17部本戏和120余出折子戏,在西安及周边地区集中上演,近10万戏迷群众观看演出;运用云剧场、慢直播等方式同步进行的10余场线上展演,逾500万人在线观看互动,让无法去现场的全国秦腔爱好者过足了戏瘾,生动体现了秦腔盛会的人民性、群众性。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和西京学院,“梨园大讲堂”活动座无虚席,柳萍、李树建、李梅这三位享誉全国的戏曲界名家以“讲堂+互动”“示范+视频”的形式,精彩呈现了豫剧、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剧种的强大魅力。活动不仅激发了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更为戏曲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推动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实践。

在西北工业大学,“秦腔进校园”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上过秦腔选修课的学子代表与专业的秦腔演员同台献艺,让同学们叫好声不断。

秦腔艺术节自2000年在西安举办以来,至今已历经了十届,走过了24年,已成为弘扬发展秦腔艺术的重要载体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盛会。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让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成为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对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陕西不是外人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2024 陕ICP备2023005182号-1

0.0444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