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9207752

云南巍山“歪门斜道”有门道星拱楼

这里让写出《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明代状元杨慎流连忘返多条古道汇集于此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是南诏古国的发源之地彝族女子艳丽的服装里有南诏王室的印记这里,“一水抱孤城,烟缈有无”因为东南方向有巍宝山峰峦高耸、冠于群山而得名这里,就是云南巍山

“歪门斜道”有门道

星拱楼,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30多年历史巍山古城内四条大街交会于此是巍山的标志性建筑

巍山古城是方正的棋盘状布局但是城门、城墙是歪的,街道是斜的看上去的“歪门斜道”其实有它的智慧巍山古城冬天由于海拔高,比较寒冷倾斜的街道有利于化解北风直吹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500多年前有“教授”

经营着一间咖啡馆的王泽生祖辈19代人一直生活在巍山至今500余年其先祖在明成化元年被中央政府派来巍山任职儒学教授

明代教育制度儒学教授是专事教育的基层文官据《明史·选举》记载:天下府、州、县、卫所的儒学教官共4200多人王氏先祖或就是四千二百分之一的儒学担当教化与文明,改变着巍山的社会风尚明清两朝,巍山先后出现了23位进士文举、武举、贡生达816人屋顶瓦片建“档案”

位于古城内的“南诏镇古建筑群”中玉皇阁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建玉皇阁中殿屋顶上的瓦片是建筑群中最珍贵也最富特色的部分5000多片瓦片中每一片都有当年修建时留下的彩画

为保持原构文物修复人员将瓦片的位置都进行了编号在修复中只除尘、粘接再按照位置编号原位复原古老的建筑在巍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南诏国的“宫廷服装”用工20年

琢木郎村位于巍山古城城北40公里的大山里据说,琢木郎村的彝族人是南诏国蒙细奴逻的后裔村里的女孩子一出生妈妈就开始给她缝制嫁衣纯靠手工,一针一线需要将近20年才能完成相传,红与绿是南诏宫廷服饰的主色调村里女性身穿的华服应该就是南诏国“宫廷服装”的样式了走廊宽度依照马肚子来修建

东莲花村位于巍山至大理之间至今,这里还能见到马帮首领们留下的大院马家大院的走廊设计十分人性化无论刮风下雨,都不用打伞戴帽能从容进入任何一个房间走廊的宽度是依照马肚子的宽度修建的云南马在走廊里能够正常通行这也是马帮文化在当地民居建筑一个有趣的体现

一根面条1700多米

今天的巍山,迎接着八方来客无论你是地地道道的北方汉子还是习惯了嗦粉的南方姑娘在古城都能找到合口味的当地美食“一根面”是大多数巍山人首选的早餐最长的一根面条能扯至1700多米一碗面条差不多有4米多长通过旧时庞大的食客队伍“赶马人”巍山把祖国的南北饮食元素融合得和谐而又美味

陕西不是外人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2024 陕ICP备2023005182号-1

0.0466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