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9207752

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幼儿倾听

黄扣琴 张家港市三兴幼儿园

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有时会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如,今天听故事十分认真,明天听诗歌却不认真。作为教师,要坚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多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法,指导幼儿倾听,让幼儿逐渐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师在指导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游戏法。如做“传话”游戏,老师可以想好一句话,并悄悄告诉第一个幼儿,让该幼儿传达给下一个幼儿,传到最后一个小朋友时,邀请幼儿描述听到的内容。幼儿做这个游戏时,因为要仔细听清楚并且记住前一个幼儿传达的话语,再传达给下一个幼儿,所以不能开小差,倾听能力得到了锻炼。

讲评法。一般在幼儿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会问:“这个小朋友回答得好不好呀?”幼儿就会回答“好”或“不好”,难以体现其思考。可以改为提问:“某某小朋友什么地方念错了?”“哪里念得特别好?”“哪个字的音发错了?”在这样的语境中,幼儿会认真听讲,以便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要在幼儿回答后加以表扬和鼓励,激发幼儿再次认真倾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设置悬念法。幼儿往往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该特点进行教学。如学习儿歌《学好样》,老师表示:“小朋友走路要向谁学习,坐要向谁学习,唱歌要向谁学习?听了儿歌你就知道了。”让幼儿带着悬念、怀着寻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识地倾听,激发了幼儿的倾听兴趣。

求异法。如开展仿编活动,教师可以幼儿仿编诗歌时,鼓励幼儿进行创新,并在仿编时对幼儿提出要求,即在他人仿编时要认真倾听,已编过的不能再编。幼儿在这一要求下便会注意倾听。

故意念错法。幼儿学过的内容如诗歌、故事等,要经常温习才能避免遗忘,温故知新。因此,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与小朋友一起背诵学过的诗歌、讲述学过的故事,并在背诵和讲述时故意背错、讲错,当小朋友发现老师背错时,就会加以纠正。此方法效果较好,因为只有认真倾听,并且对正确的答案了如指掌,才能有的放矢,对教师的错误加以纠正。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幼儿准确记忆的能力,也培养了幼儿与教师、同伴交往的能力,同时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热情。

“听”是“学”和“说”的“奠基石”。实践证明,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后,“说”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幼儿主动地听、积极地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陕西不是外人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2024 陕ICP备2023005182号-1

0.0461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