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金昌日报
用热血传递爱的力量
——记2016年“中国好人榜”好人、第一届金昌市道德模范周欣
记者 焦旭玉 见习记者 郭晨阳
“2024年1月30日15时许,我来到位于金川区天水路步行街口的采血车上,捐献鲜血400毫升,完成了今年的首次献血。希望自己成为一道光,虽然微弱但仍然能够照亮镍都的夜空。”这是周欣朋友圈中的一句话。
在甘肃省金昌市中心血站的档案里,记载着周欣的献血经历,从1996年5月8日至今,他累计无偿捐献全血27400毫升、机采血小板三个治疗单位。在获得三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后,2023年,他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这是无偿献血者的最高荣誉,他也是金昌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1996年5月8日,国际红十字纪念日这天,周欣挽起衣袖,参加到金昌市无偿献血者的行列中,他和其他两名志愿者的这次献血,开创了金昌无偿献血的先河,自此之后,一年2次献血,他从未中断过。为了方便血站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联系到自己,周欣还把家里和单位的电话留给了血站的工作人员。
但就在周欣全身心地投入无偿献血的时候,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也出现在他平静的生活中:有人说他太傻,献血是一件有害身体的事;也有人说,他那样做是为了作秀,给自己捞名誉和资本……旁人的不理解也就罢了,可相濡以沫的妻子对他的行为也表示不支持。周围的声音周欣不在乎,但妻子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他只好耐心地给妻子讲无偿献血的知识,并以自己献血多年的亲身经历化解了妻子心中的担忧,逐步取得了妻子的理解。
试问还有哪份礼物比一腔热血更加珍贵呢?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周欣立即来到金昌市中心血站,希望能以无偿献血的形式为地震灾区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然而,此时距他上次献血的时间间隔太短,不符合《献血法》的规定,他未能如愿。不过,周欣还是通过另一条途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5月14日中午,他通过邮局向中国红十字会寄出捐款600元,并发出“祝灾区人民平安”的美好祝愿;当天下午,当周欣在单位看到捐款的通知后,又立即通过单位再次捐款。5月18日中午,周欣又在金昌市红十字会设立的捐助点捐款500元。
要知道他也并不富裕,周欣只是金川集团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标准的工薪阶层。然而,不论是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还是四川雅安地震,或者是云南鲁甸地震,当无情的天灾来临时,周欣每一次都毫不犹豫地捐出不多的积蓄……他说:“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回报社会,传递爱。”
陕西不是外人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2024 陕ICP备20230051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