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2011年的秋天,我刚大学毕业在单甲乡做大学生志愿者就认识了鲍卫忠。他和县法院同事一起到乡里开展法治宣讲,回乡路上他和我聊起年轻时工作中的趣事,谈笑间向我传授了不少基层工作的经验。从那时起,鲍大哥就给我留下了对党忠诚、务实为民的深刻印象。追忆鲍大哥一心为民的一生,在入党之初,他就立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志向,始终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用一生不停歇的脚步,来践行自己的诺言。
2022年我调到县民族宗教局工作,到他工作过的勐角乡走访时,经常在老百姓口中听到鲍大哥暖心办案的故事。他始终珍视民族团结,依法保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追忆鲍大哥竭忠尽智的一生,涌上心头的是他掏心窝子为老百姓着想的身影。从他身上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特别“接地气”,总能和老百姓想到一块、干在一起、打成一片,别人坚持不了的事情,他坚持了;别人不愿做的小事,他做了;别人觉得难的事情,他主动接过。
记得在糯掌村开展绿美村庄建设期间,这个村里共同生活着佤族和拉祜族,由于风俗不同,佤族群众对工作有抵触心理、积极性不是很高,后来我用鲍大哥“人心换人心”的办法,多次进村入户,把群众当成自家人,心贴心地了解情况、解决困难,推动移风易俗,最终顺利建成了绿美村庄。
2024年1月,我调入组织部工作,因工作需要,查阅了鲍卫忠同志的档案,通过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一名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在我脑海里更加生动起来。面对群众的法律诉求,他总是充满感情、将心比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边;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他总是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依法保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面对“人情关”的考验,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所办案件没有一起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在他办公室里悬挂的“执法公正 心系百姓”锦旗,就是人民群众最朴实的口碑。
时代精神,标注出道德高地;楷模之光,辉映着各族儿女。鲍大哥走了,随那山间的细雨,永远地融入了佤山,守护在祖国西南边陲。他的儿时梦想是成为父亲那样的人,而我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他这样的好干部。我们将跟随他的脚步,把他的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陕西不是外人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2024 陕ICP备20230051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