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抱着对4S店和汽车品牌的信任购买了保养服务套餐,如今却因门店突然关停,面临“钱交了、服务没了”的境遇。汽车品牌方以“经销商独立经营”为由推诿,消费者维权陷入困境。(据《中国青年报》9月23日报道)
“跑路套餐”并非汽车保养行业的个例。从健身房的年卡到美容院的储值卡,预付费模式在许多行业蓬勃发展,为商家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为消费者提供折扣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退钱难、举证难、维权难”的隐患。
与其事后艰难追索,不如提前筑牢防火墙。商务部曾发布相关办法,明确要求企业发行预付卡应限期到相关部门备案,并存入一定额度的存管资金。但现实中,监管落地存在“温差”,有的仅“发文”无巡查,有的部门间缺乏协同,难以形成监管合力。这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也制约了预付费模式的健康发展。
强化预付费资金监管机制,既保障商业活力,又防范商家跑路的脱缰风险。当前要做的,是创新手段、全方位强化执行。一方面,要完善细则,明确各主体监管责任与执行标准,严格落实存管资金相关规定,并细化提取条件;另一方面,应加快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依托大数据实时监测资金流向、及时介入干预,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与此同时,要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失信商户进行联合惩戒,守护好消费者的钱袋子。(王志高)
陕西不是外人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2024 陕ICP备2023005182号-1